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淡水河歷史

淡水河位於 台灣北部,為一中央管河川,幹流長度158.70公里,為台灣第三長之河流;流域面積2,726.00平方公里,亦為第三大。淡水河流域涵蓋台北縣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新竹縣,以及宜蘭縣的一小部分,主流上游為大漢溪,最遠源頭位於品田山,另有基隆河新店溪兩大支流。名稱為淡水河之河段起自大漢溪新店溪板橋江子翠的會合處,向北流至淡水油車口而注入臺灣海峽,長度僅23.7公里。淡水河是北部地區的主要供水河流之一。大漢溪上游有石門水庫,新店溪的支流北勢溪有翡翠水庫,基隆河流域則有新山水庫西勢水庫
景點
支流
大漢溪為淡水河的主要源流,其最遠源流名為
塔克金溪(泰崗溪),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境內,先向東北後轉西北流,與另一支流薩克亞金溪(白石溪) 會合後,改稱馬里闊丸溪(玉峰溪),再往北轉東流至桃園縣復興鄉境內,與另一支流三光溪會合後,始稱為大漢溪。隨後往北流入石門水庫,經鳶山堰後納三峽河,成為板新水廠的供水來源,流到江子翠(港仔嘴)附近注入淡水河。新店溪上游為北勢溪,發源於鶯子嶺,向北轉西流至龜山附近,與支流南勢溪會合後,始稱新店溪。往北流經屈尺、直潭、新店,在景美附近匯入另一支流景美溪後,向北轉西流至江子翠附近注入淡水河。基隆河本身發源於臺北縣平溪鄉的分水崙,但其水系最遠源流則為其支流芊蓁林溪,發源於平溪鄉獅公髻尾山(又名火燒寮山)東偏北側,往東北流至嶺腳寮匯集基隆河本流後,往東北東流經瑞芳鎮,在基隆市暖暖附近轉向西流。穿越汐止市之後進入台北盆地,橫貫台北盆地北側後,於社子北端注入淡水河。淡水河於流出台北盆地出口處西側原有獅子頭隘口,後因拓寬淡水河道工程而炸毀。鄰近支流洲子尾溝觀音坑溪原本先匯入另一支流塭子川,再行匯入淡水河。炸毀獅子頭後,河道改變成現況之各自匯入淡水河。
發展
水運
淡水河由於流量穩定,曾為台灣少數具有航運功能的河川。早年淡水河及其支流的舟楫之利,使得許多沿岸聚落因此得以發展,如
艋舺大稻埕新莊等。不過到了19世紀末期,淡水河航道逐漸淤塞,沿岸聚落也因此沒落。現在的淡水河已幾無航運功能,僅有昔日的幾個渡口留存至今。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淡水河 河川情勢調查成果

淡水河河川情勢調查計畫第一年度已針對淡水河主流段約21公里(江子翠至河口)及週邊濕地進行河川情勢調查,主流部分共七個樣站,分別為挖仔尾、竹圍、關渡、重陽橋、台北橋、中興橋、江子翠等地,支流的部分有兩處,一為大漢溪之新海橋至大漢橋間以及新店溪之秀朗橋至福和橋間。
第二年除繼續辦理主流之河川情勢調查(挖仔尾、關渡、江子翠三樣站),並進行完成淡水河支流之調查地點現勘及文獻回顧,選定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景美溪等淡水河支流之相關樣站進行河川情勢調查;本計畫同時針對既有及可行之河川生態工法以河川模組之概念進行分析,以探討何種工法適合本計畫河段未來之施設。
本計畫之河川情勢調查,包括:地文、水文、生物、河川地利用等調查及既有文獻資料之彙整,相關結果並應用GIS技術建置河川生態資料庫;計畫中同時並探討關渡濕地水筆仔擴張對防洪的衝擊效應;以及對該地紅樹林沼澤生態系功能的影響程度。經由水利及生態資料整合分析,評估並研擬適宜本研究河系永續經營管理方案。
淡水河流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