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幾年前的淡水河

大地是人類活動的舞臺,本單元將從地形與地貌變遷的

角度,來看這片屬於淡水河流域居民活動的舞台究竟是

如何形成的。

我們現在所稱之的淡水河流域乃是由基隆河、新店溪、

大漢溪所匯聚而成。然而,根據相關的研究,這些淡水

河系的河流原本都是各自獨立出海的,而且在各個地理

演變的歷史斷面下,各河流與這塊土地的關係可謂錯綜

複雜。

且讓我們從四百萬年起,隨著地殼變動、火山的活動與

河流的改道等等,細看這淡水河的成長歲月是如何的演

變,並型塑今日的淡水河流域。



◎四百萬年前         

淡水河的故事大約要從四百萬年前說起。約在四百萬年前,台灣受到『歐亞板塊』以及『菲律賓板塊』碰撞與作用的擠壓而浮出海面,在這 蓬萊造山運動的作用之下,古新店溪開

◎六萬年前            

淡水河流域的形成關鍵可以推至約莫在六萬年前的一場地質構造運動。在古新店溪與古大漢溪形成時,其出海口附近仍是一片汪洋,日後經過數百萬年的河流作用與泥沙淤積,海口終於成為三角洲。但六萬年前的地質變動使得古新店溪口的三角洲隆起,形成林口臺地,臺北地區則陷落。海水從關渡附近的缺口灌入,臺北與林口之間形成了一個三面封閉的峽谷,在海水流入後變成了海灣。

◎三萬年前            

三萬年前,由於河流的改道與侵蝕,大漢溪開始流入了臺北盆地。大漢溪幾經改道後,原本朝桃園台地出海的舊河道,因而失去了源頭全成了斷頭河。而新店溪改道後,林口臺地上原有的河道隨地勢上升而回流,在斷層的邊緣形成瀑布,瀑布與河流兩股力量交互切割侵蝕,海灣不斷由江子翠往鶯歌方向延伸最後終於在山谷間鑿出一條約十公里長的通道,通到大漢溪。海灣的水位比大漢溪低,大漢溪從此也被襲奪 過來,進入臺北地區。   始孕育成形,並從現今泰山的地區附近出海。



◎二萬年前             

隨著大漢溪被新店溪襲奪,同樣的情況接著發生在基隆

河的身上。今日淡水河河系大致的輪廓於是形成。



臺北地區在下陷後,從今日的士林到基隆一帶,地勢由

東南向西北傾;該地區的河流也朝低處往士林而去,附

近新店溪的支流順勢將基隆河引進了臺北地區,如此河

流的向源侵蝕,新店溪襲奪了基隆河,今日淡水河流域

的河系才有了大概的輪廓。   



◎一萬年前            

一萬年以前,淡水河流域流經的臺北地區再次歷經了重大的

變動: 臺北湖 的形成。 康熙台北湖 是最近一次的台北成湖的記錄。



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匯流之後,不斷的帶來上游沖刷下

來的砂石,加上河流的侵蝕作用,將原本丘陵起伏的地形填

實鋪平,臺北地區於是形成了 盆地。



隨後 大屯火山 再次噴發,熔岩堵塞了 關渡 附近的缺口,大漢

溪、新店溪、基隆河頓失出海口, 臺北盆地 於是蓄積成湖。





◎五千年前             

五千年前,今日淡水河流域面貌的呈現。



大約在五千年前,台灣海峽的海平面下降,臺北湖的

湖水在關渡決岸泄出,臺北盆地漸漸的出現,成為今

日的模樣。



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在臺北盆地匯聚後,形成一

水源充沛的河流從觀音山旁的淡水出海,淡水河流域

的全貌自此完整的呈現。造就流域周圍先民聚居繁衍

的濫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